郑明勋:高于音乐的只有人性
admin
2025-09-07
11次阅读
第一次观看郑明勋(Myung-Whun Chung)的现场,是在两年前的德国。指挥家身穿深色汗衫,不紧不慢地走上台,执棒对象是成立于16世纪的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他的气质与欧洲乐团常见的威严截然不同。在古典氛围厚重的森伯歌剧院里,亚洲人率领古老德国乐团演绎欧洲古典曲目,这在当今仍不常见。然而当曲终,郑明勋简洁精准的手势所带出的感染力,以及现场掌声的反馈,自然展现了他的驾驭力。这让我想起他在今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简称EIF)的言谈。今年72岁的郑明勋率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NCPAO)首次欧洲巡演,EIF是第一站。当晚两千多个座位几乎坐满,百年音乐厅Usher Hall内,这支成立仅15年的中国乐团演奏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圣桑的作品,但闭上眼睛听,乐句间的呼吸感、乐手之间的协作感,也听不出与欧洲乐团有多大的差别。他谈到自己的音乐观:“当别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我通常会说:第一,我是一个人类;第二,我是一个音乐家;第三,我才是韩国人。”他认为音乐这门艺术的伟大在于:“我们完全可以忘记我们从哪里来。”这种理念也呼应了德累斯顿的现场体验:不必关注演出者是谁,让音乐说话,本身便足够雄辩。郑明勋1953年出生于韩国,性格内敛,在与NCPAO一起巡演的那些天,如果没有排练和演出,大家就会看到他一个人在西班牙桑坦德的海边遛弯儿。可即便看上去悠闲,他的思绪也未必停下来过。当我在爱丁堡问他“最近在研究新乐谱吗”,他直视着我,极快地回答:“我随时都在研究乐谱;这会儿一边跟你交谈,说不定我还在想着谱子呢。”您已阅读20%(686字),剩余80%(27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付费会员,阅读FT独家内容如您已经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成为会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