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发展》——太阳系的私有化
一张火箭升空的照片,周围被火焰与烟雾包围;前景中一位摄影师处于虚焦,用架在三脚架上的相机记录这一时刻如同宇宙本身,关于宇宙的文学也似乎无穷无尽,既关乎科学,也包含探索的激情,并延伸到对人类处境的审视。最近一部获布克奖(Booker Prize)的长篇小说《轨道》(Orbital),作者萨曼莎•哈维(Samantha Harvey),背景设定在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如今,太空正被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来讨论。《太空发展》是一本有用的入门...
关于你梦境的可怕真相
一幅极其细致的水墨画:军队激战,天际浮现一颗狮头这是一件小型作品。铅笔画在纸上,密布粗粝的细节。画面中心,一个人物蜷缩在铁床架上,床单如裹尸布般裹住他,恶魔般的生物在他背上聚拢。四周以平面与分格编排,展现恐怖的片段:鸡群自相残食;一个狞笑的男孩绊倒一位盲眼神父;一只被气球细绳勒住的老鼠腹部裂开,露出成团的蛆——仿佛直接出自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幻象。威廉•库雷莱克(William Kurelek)的《噩梦》并非为公开展出而作。如今在伦敦东南部的...
艾玛•汤普森:“我正处于我的‘身体电影’时代”
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之所以经久受欢迎,其中一个原因是她并不拿电影明星的架子。她早就不穿高跟鞋了(“折磨人的东西”),2018年接受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授勋时还穿着阿迪达斯(Adidas)运动鞋。我们在洛迦诺电影节(Locarno Film Festival)那华丽的场合见面时,她对我说:“我刚和一位最老的朋友在英格兰南部拖挂式房车旅行了一趟,太惬意了。”她来到瑞士南部,领取一项表彰其辉煌事业的奖项,并出席犯罪惊悚片《冬日亡魂》的全球首...
安东尼•葛姆雷:“人工智能是在大规模层面上的盗窃威胁”
在韩国原州郁郁葱葱的乡间深处,有一座穹顶状的洞穴,面向一条山脊。洞内陈列着七个铁锈红色的人形雕像,由层层堆叠的铁块构成:或端坐,或平卧,或弓身俯伏。唯一的光源来自洞口和屋顶上开出的天窗。晴日里,天窗洒下的光线会慢慢掠过光洁的混凝土地面;在其他季节,风、昆虫、落叶和雪都会飘入其中。“人们就那样躺着或坐在地上,”我们在他通透的伦敦素描工作室交谈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说道,“隔着雨幕看风景,倾听树间的风声。”您已阅读7%(217字),剩余93%(3056...
素食主义为何失势
几周前的一次午餐上,我与一位前英格兰女足队员比邻而坐。她在三十出头时遭遇严重的脚踝伤。为寻求康复之道,她决定改为纯素饮食。起初医务人员持怀疑态度,直到她的各项数据优于以往。如今,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更早改变饮食。这样的故事如今少见了。纯素食曾一度是最大的饮食潮流,如今时代风向已转。“vegan”(素食)一词在谷歌(Google)上的搜索量自2010年后稳步上升,2020年初达峰,之后回落。制作公认最佳纯素汉堡的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公司,销量...
EA Sports的卡姆•韦伯:把Z世代玩家转化为体育迷
EA Sports总裁卡姆•韦伯——这位长期掌舵从《麦登NFL》到《EA SPORTS FC》等系列,并推动该品牌向“实时、常在线”体育体验转型的关键架构师——探讨了“以玩家为先”的受众如何重塑粉丝文化。他回顾了其核心足球游戏从Fifa更名为FC的品牌重塑、数据与机器学习带来的巨大机遇,以及为何EA不断扩大的网络旨在成为新一代进入体育运动的“前门”。您已阅读3%(176字),剩余97%(675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高端会员,阅...
曼联:衰落的教训
这就是柏林墙(Berlin Wall)倒塌时的感觉吗?没在1990年代的英国长大的读者,无法体会目睹如今这支曼联(Manchester United)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如今,仿佛是甫获解放的人民在新黎明中眨眼、手挽着手穿过草地,并逐渐鼓起勇气向外国媒体讲述他们漫长的磨难,我们该做的,是反思,而非幸灾乐祸。从曼联的衰落中可以汲取哪些人生教训?首要的,是对“更上一层楼”的执念所带来的风险。2016年,曼联在英超联赛(Premier League)拿到并不算灾难性的第5名,还赢得了...
在这座国家公园徒步,仿佛逃入另一个宇宙
1936年,犹太裔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受邀赴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参加一场作家会议。他从英格兰的流亡地乘船启程,借机在巴西作短暂停留,并称这次访问“是我一生中所获得的最强烈印象之一”。在里约热内卢天际线上如“珍珠串”般垂挂的电灯微光中,茨威格仿佛看见了一个不以20世纪30年代欧洲法西斯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宇宙的可能性。随着轮船离岸,他发誓终有一天要重返此地,亲身体验“这片疆域的奇妙辽阔”。但直到1940年他才再次设法前往巴西,“...
争夺以色列灵魂的斗争
有个必须直面的事实: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消失。没有人能抹除他们各自在祖先家园(恰为同一片土地)建立主权国家的主张。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既不会有“从河到海的巴勒斯坦”,也不会有“更大的以色列”。这场冲突只能通过领土与政治上的妥协来解决。这种强硬的现实主义常在全球舆论中遭到排斥。大量对加沙无辜受害者的街头层面的同情——这确实是正当的同情——往往打着“解放巴勒斯坦”的旗号。这个朗朗上口、感人至深的口号有一个主要问题:一旦它单独出现,基本就等同于“消灭以色列”。这...
分心母亲的时代
我三岁那年,家人在新泽西(New Jersey)的一处小海滩相聚。那是8月;我只记得热浪和咸味。父亲显然和他的叔叔去找蛤蜊了,拿着长杆在近岸齐腰深的水里打捞。于是,母亲就和她的公公罗伯特一起照看我。罗伯特曾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入一起友军误伤事件,并随后精神崩溃。他被诊断为当时所谓的“躁郁性精神病”,此后反复住院。医生曾考虑为他做脑叶切除术。20世纪70年代,他又遭遇一次灾难性中风。等我见到他时,我记得他身材瘦削,坐在轮椅上,只能吐出一对既悲凉又荒诞的词:“蓝鱼”。那天,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