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与秋老虎

admin 2025-09-07 10次阅读
今年的立秋感觉和往年一样热,而且居然被贴上四个“60年一遇”的标签,显得又那么与众不同。这四个标签分别是“晚、包、母、闰”,听上去像念经一样,字字珠玑,字字千斤。翻译成凡间俗语,其实就是今年立秋时间是下午,所以是晚立秋;先立秋再出伏,就是所谓的秋包伏。今年闰六月,立秋的日子正好还在闰月里,上一次遇到这情况的还是1965年。那一年的夏天徐家汇的气象台报出了40.2 ℃的高温,报纸形容说马路上“柏油溶溶、车夫赤足奔走有如沸”。是的,那时候的上海还有黄包车,拉车的车夫还有赤脚的。那一年的夏天,画家陈逸飞从新上海美专毕业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成了这个学校最后一届的毕业生,夏天过后,学校就停办了。60年后的夏天,陈逸飞的画展还在浦东美术馆继续展出,一样是高温,一样是走过立秋,时间像是穿堂风一样,带着热哄哄的潮气,吹过黄浦江。今年立秋日是闰六月十四,为双数,民间有“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所以综上所述,今年的秋老虎是更凶,更厉害。中国人对老虎一直是畏惧的,但凡有些难面对的人就会把它形容成老虎。比如女人凶,就被人叫成“母老虎”,《水浒传》里管老虎叫“大虫”,泼辣的顾大嫂被叫成母大虫,客人少给一文钱她都能举着道追到街口。上海人管这种女人叫“雌老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的二房东,就是典型的雌老虎,雌老虎厉害起来,房子都会抖三抖,那住在房子的男人,更是生无连恋了。您已阅读19%(582字),剩余81%(25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付费会员,阅读FT独家内容如您已经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成为会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微信咨询&广告合作

QQ:228008637

在线时间
9:00 ~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