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开启大自然的百宝箱
admin
2025-09-07
19次阅读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被称为“大自然的宝库”(Nature's Treasurehouse)。这座已有272年历史的馆藏塞满了超过8000万件藏品,从“剑龙索菲”的骨架到1250万件用针固定的蝶蛾标本,应有尽有。而如今,这座丰富的宝库正积极转型为全球性的数字资源,有望在我们的人工智能时代为科学研究开启新的路径。当他穿梭于侏罗纪花园时,自然史博物馆(NHM)馆长葛道远(Doug Gurr)对利用博物馆馆藏加深我们对自然世界及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解充满热情。他举例说,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个多世纪前在罗伯特•斯科特(Scott)和欧内斯特•沙克尔顿(Shackleton)远征期间采集的北极磷虾标本——北极磷虾可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野生生物量。“我们现在重返当年的采集地点,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变化,”他说。作为英国亚马逊(Amazon UK)前负责人,葛道远深谙科技之道,正于博物馆内组建一支专业的人工智能(AI)团队,以服务公共利益。该团队正使用模式识别软件帮助边境检查局(Border Force)识别濒危动物皮张,并将博物馆文本转换为语音,以便视障访客使用。您已阅读31%(500字),剩余69%(11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高端会员,阅读高端专享内容如您已经是高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成为高端会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