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么?一所创新学校,一门AI课,一个终极问题
九年级的孩子,会如何想象“后AI时代的人类”?我接过一叠iPad mini, 这些显示屏原本是被放在一个橱窗里,用来展示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随机点开一个1分钟的短片,一张男宇航员的脸占据画面中央,“他”长得既像吴京又像张丰毅。他正在被问话,或者说更像是在被审讯。下一秒,镜头切换,问话声来自一个监控摄像头,操着冷淡的语气。这张脸,这个情节,让人很难不联想到《流浪地球》MOSS与刘培强的对峙。您已阅读4%(198字),剩余96%(50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
选专业像选股票,问题出在哪里?
每年高校发榜季,社交媒体和家长群体中都会反复响起同一个问题:“孩子应该报哪个专业才更有前途?”如今,这个问题甚至成了一个“行业”,不少家长愿意花钱请各种专业报考专家,比如张雪峰,为孩子量身定制志愿填报方案。他们希望通过专家的建议,帮孩子找到一条稳妥和安全的道路。但我们要认真思考,这种问题的提出方式本身是否就存在某种误区?不是说找专家咨询没有意义,而是这种思维方式背后,隐藏着一种过于简化的线性认知:认为只要做对一个选择,就能收获确定的回报。这就好比很多股民喜欢问:“现在买哪只股...
借助大脑训练提振经济增长
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大约在10岁左右就必须做出决定命运的选择。开始初中学习时,他们就必须在注重学业的文理中学(Gymnasium)与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实科中学(Realschule)之间做出选择。前者的大学升学率很高,后者的教育以高质量著称,却不太可能让年轻人进入最抢手的高薪职业。德国的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文理中学,并为此费尽心血。正因如此,《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组研究结果尤为引人注目。研究人员对...
法国学者斯珀伯:中法教育制度如何取长补短?
【本文为“全球杰出学者百人百访”系列最新呈现。】内森•斯珀伯(Nathan Sperber)是同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预聘副教授。曾就读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和牛津大学,并于复旦大学完成博士后。他接受过社会学、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训练,在政治和经济问题的交叉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国家如何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活动并塑造当前时期的发展轨迹,重点是中国和欧洲。他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研究项目,研究欧盟在中美地缘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采取积极的绿色...
“我们想要有见地的热情”:剑桥大学如何定义未来人才?
2025中国剑桥教育论坛(Cambridge China Education Forum, CCEF)以“对话未来:以文化、创新与跨学科探究推动教育变革”为主题,于7月20日-24日之间在剑桥大学举行。论坛主席、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张舒帆告诉笔者,自2018年开始,由教育系学生学者发起的剑桥中国教育论坛,迄今运行到第八届,今年共邀请了二十余位来自海内外的重磅嘉宾,议题涵盖教育研究、政策制定、学校治理、儿童发展、跨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本届论坛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是“如何在AI浪...
没时间玩,是现代家庭的最大谎言
我们总觉得要忙完这阵,才能带孩子去玩,然而,常常一等就是一年半载。当我们给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排序的时候,“玩”似乎永远是待办事项,或者根本没有被加入日程。但是如果我们转变思维,随时玩起来,就会发现,我们不是没有时间玩。也不要等到有空才去玩,而是先去玩,才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有空。随时玩、自由玩当我们觉得没时间玩的时候,首要问题可能是我们把“玩”这件事与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分离了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假如我们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能够顺便玩,“玩”就会变得更加简单,也更容易实现...
英国高校扩大本土招生规模
根据学生收到A-level考试成绩之际发布的招生数据,由于国际招生存在“不确定性”且财务压力加剧,英国顶尖大学已增加本国学生的录取人数。英国高校招生服务机构Ucas周四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秋季开学课程中被高排名大学录取的英国18岁学生人数增长了7.2%。排名较低的院校仅录得1.4%的增幅。您已阅读10%(146字),剩余90%(12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付费会员,阅读FT独家内容如您已经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成为会员►...
迷失在翻译中
“Parlez-vous français(您会说法语吗)?”——不会,但我的AI会。这是否意味着外语学习的终结?本周英格兰中学毕业A-level考试结果显示,现代外语科目报考人数同比下降1.5%,其中法语和德语跌幅尤为明显,延续了长期下滑趋势。学生与教师人数双双缩水,以至于一些英国的顶尖大学正考虑合并其语言课程。英国人和美国人一样,长期在语言学习上落后,仗着英语在商业和流行文化中的全球地位而停滞不前。在国际范围内,学习英语以及普通话等正在扩张的语言的需求依然强劲。即便如此,...
大学应该重新引入手工作业
本文作者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和文化助理教授在顶尖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众质疑之际——这些大学的罪名包括意识形态控制、文化脱节以及机构傲慢——改革提议往往聚焦于治理和招生。这些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仅仅解决这些还不够。如果高等教育想要恢复其声誉,它必须重新思考课堂内正在发生什么。大学不能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视为理所当然。现在有些人主张索性不读大学——理由之一是避免飞涨的学费。十多年来,彼得•泰尔(Peter Thiel)一直为辍学创业的学...
中产留学变鸡肋:教育变迁背后的真相
中产留学,越来越鸡肋?最近有一个话题重新泛起,就是中产家庭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尤其是英美之类国家。有的人说鸡肋,有的人说必要。这个问题的争议背后其实,其实折射了不仅是全球化退潮带来的变化,更是教育面临的大变迁。您已阅读3%(108字),剩余97%(398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成为付费会员,阅读FT独家内容如您已经是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成为会员►...